宝贝肠胃不好究竟是谁的错?
宝贝肠胃不好究竟是谁的错?
任性妈妈惯出宝宝“坏习惯”
1、食用过凉或过烫的食物
冰激凌香甜可口,宝贝吃起来往往不愿停嘴,但是过凉的食物进入胃中,很快会引起胃黏膜血管的收缩,胃酸的分泌、消化因子的分泌都会受到影响。孩子的胃十分娇嫩,长期以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另外,过烫的食物喂进去以后,也会对孩子的口腔黏膜、食管黏膜和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。
2、饮食没有规律
正餐不好好吃,零食却不停嘴,这是许多孩子的坏习惯。这样的饮食习惯,会导致孩子的肠胃功能下降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偏食,任何一种食物吃的过量都会对肠胃有害。另外,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饮料,因含添加剂和色素过多,对幼儿的肠胃有百害而无一利。炸薯条、炸鸡翅、油条等这些油炸食品营养流失严重、油分高,容易给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,造成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,也会影响孩子正餐的摄入。
智慧妈妈呵护宝贝“全方位”
1、饮食均衡营养丰富
夏天不能贪吃生冷食物,可安排清淡爽口、蛋白质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。油腻、多糖食物要限制摄入,多喝健脾胃的小米粥等。
另外,一定要吃早餐,胃是一个严格遵守“时间表”的器官,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,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。
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,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,对胃黏膜造成损害。而且,幼儿吃饭的速度一定要稍慢。
2、保持个人卫生
常言道“病从口入”,所以一定要注意平时的卫生。不要给孩子吃剩菜剩饭;在吃饭前要洗手;家居环境要保持清洁,经常开窗通风。还有,平时可以多带着宝贝到户外走走,这样可以增强免疫力。
幼儿肠胃是非常脆弱的,总是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引发肠胃疾病,所以,从小就要好好照顾孩子的胃,不可任意而为之。
幼儿园小朋友腹泻的饮食调理
腹泻是小儿的常见病、多发病。轻者,大便次数增多,每日数次至十余次,呈黄色或绿色,衡粗状或蛋花汤样,有酸臭,排便前有啼哭不安现象;重者,伴有发热,精神不振,大便稀水样,最多,伴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。孩子腹泻了怎么办?今天,太平洋亲子网小编向大家推荐一下幼儿园保健知识,希望大家会喜欢哦。
一旦发生小儿腹泻,除了吃药打针之外,适当的饮食调理,从某种意义上讲,更具治疗作用。饮食调理要根据中医分型调剂食品,才能更好地配合药物治疗。
中医认为,小儿腹泻可分为湿热泻、伤食泻、虚寒泻3种,湿热泻一般指肠道内感染类病症,表现为暴注下迫,倾泻而出,其气臭秽,并见发热、口渴等。此时,饮食应忌乳食(包括牛奶及奶制品)、生冷瓜果、瓜子、果仁、巧克力及油腻之品,特别要禁食不易消化和不洁食物,蔬菜类也最好榨汁饮用,可食些稀粥,等疾病好转再逐渐增食。
伤食泻,一般指饮食不节,暴饮暴食,过多食入不易消化之品引发表现为肚腹胀痛,痛则欲泻后痛减,大便如蛋花,或豆渣,气味酸腐,舌苔厚腻。此时,要禁食不易消化食物,如 油煎食品、油腻刺激性食物,可以食半流质的粥汤或葡萄糖水等到,也可加喂些促消化的食物,如淮山、山楂水等,等病好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。
虚寒泻,多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,再感受风寒所致,表现为大便溏薄,完谷不化,食后即泻,便色白而不臭或有腥味,并伴食欲不佳,面色不华,精神倦怠,手脚欠温等。调治之法为禁食生冷及难消化之物,粗硬食物也尽量小吃。各种寒性食物如冬瓜、西瓜、海味、鳖、龟等少吃为佳,即使平时腹泻未发作,上述食物也最好不吃,以养胃气。
孩子腹泻病愈,阳气未复,马上给予在量营养品,只会加重孩子脾气负担,影响期康复,因此应该尽量避免。
小孩子睡觉出汗怎么回事
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和父母沟通孩子情况,有一些在幼儿园4岁半的小孩子睡觉出汗怎么回事,其实不必太过担心,宝宝在幼儿园活泼好动,造成晚上新陈代谢加快,儿童发烧后经常出汗也是降低体温的一种表现
4-5岁小孩子睡觉出汗怎么回事
对于宝宝多汗情况您需先排除宝宝是否是生理性多汗,如衣服穿得过多、室内空气不流通、被子过厚等,把引起多汗的原因排除以后,一般宝宝在6~9个月会爬都是正常的,在爬行运动的时候,宝宝就会出汗。而且宝宝生长发育快,新陈代谢旺盛,体内产热和废物较成人多,而宝宝肾脑干的排泄的功能又有一定的限度,因此,出汗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排泄和散发体内热量的途径。
儿童发烧后经常出汗
发烧只是一个表现症状,发烧后出汗是正常的现象,不出汗体温会一直升高的,要找到原发病,引起发烧的原发病治疗好了,自然就不发烧了。
出汗多要及时的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(在水里放少些的盐)。
这个时期不要再受冷受凉,揩干汗液让身体舒适,给宝宝吃一些清淡又营养的饮食,吃点水果。
还可以通过洗温水澡的方式给宝宝物理降温的。但是在洗澡之前,最好是把身上的汗擦干。
初夏时节幼儿保健注意事项
注意预防菌痢
细菌性痢疾(简称菌痢)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,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、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。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,早治疗;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、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,加强对饮食、水源管理,消灭苍蝇,不吃生冷蔬菜,不吃不洁瓜果,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。
初夏时节气候干燥,人易上火,所以口疮患者在这一时节会陡然增多。发生口疮的诱因除了干燥的气候,焦虑、紧张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也很有关系。症状严重的患者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用局部烧灼、涂抹口疮药膜和服用维生素B2等方法进行治疗。
此外,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。此病潜伏期短,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,自觉双眼剧烈疼痛,畏光流泪,有异物感。得了红眼病,一要防止传染,二要及时治疗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,尤其在集体场所,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。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,在高温高湿的初夏,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,少去人多的场所,避免接触传染源。
预防皮肤病
立夏过后节气为小满,这就是皮肤病高发作的节气了。原因是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,雨量也会增多。闷热初夏天气加上潮湿,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。所以刚过完立夏,离小满还有一段时间,要先为预防未来的皮肤病而做一些准备。
一般来说,小满节气前后的皮肤病以“风疹”为多,其病因病机包括湿郁肌肤、肠胃积热等,所以在这时候皮肤病的治疗上,要以疏风祛湿,清泻血热为原则。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利于预防这类皮肤病,尤其是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马蹄、木耳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山药、鲫鱼、草鱼等。辛辣的食物应该相应减少如生葱、生蒜、生姜、芥末、胡椒、辣椒、茴香、桂皮等。
多喝水、少喝饮料
据营养专家介绍,初夏天气都比较干燥,人体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000—2400毫升。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,容易形成血栓,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。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,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,预防上火。不宜用饮料代替水,汽水、果汁、可乐等饮料中,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,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,影响消化和食欲。
2024.5月